作为一个70后,至今也特别怀念童年时的生活,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都是家长接送,而是一到放学都是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聚到一起随意玩耍,摸鱼玩水都是常做的事。
我居住的城市有山有水,每年一到夏天雨水增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小水洼和小池塘蓄满了水,当年只要有水的地方里面就会有小鱼和小虾。
小池塘里最常见的就是长着夹子的小草虾,以及类似孔雀鱼的小鱼,当年我们管这种小鱼叫“小瞪眼”,还有就是在细沙底的小池塘和小水洼里会有鲫瓜子和长着小胡子的泥鳅。
当年这些小鱼小虾很多,尤其是在下过雨后的池塘里,用一个罐头瓶子里面装上玉米面饼渣,下到水里一会提上来就能抓到小鱼和小虾。
泥鳅当年也被经常抓来玩耍,因为泥鳅特别好养活,抓回来放在水盆里即使不喂食也能存活很长时间。
当年虽然海里和河沟里的小鱼小虾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家会拿来食用,基本孩子抓来的泥鳅和小鱼小虾等,都被用来喂家里的鸡鸭。
记得有一次,我哥哥在芦苇荡旁边抓了好几条黄鳝,当时我们这一帮小孩乐得欢蹦乱跳,不过这几条黄鳝也是被我父亲用来沤粪给他养的花施肥了,至今记得苗了黄鳝做肥料的君子兰,叶子长得油绿油绿的。
六七十年代黄鳝不是不值钱的问题,而是很少会有人吃,主要原因不是当年人有多富裕,而是泥鳅黄鳝之类的鱼有股天然的土腥味,如果不用油来烹制很难去除,而当年家里的食用油都是凭票供应,很少有人家舍得用来烹制黄鳝和泥鳅这样随处可见的小鱼。
六七十年代泥鳅黄鳝不值钱,为什么现在这么贵呢?
一,六七十年代黄鳝不值钱的原因
①.当年的人们对于野生的食物并不是太看重,而泥鳅和黄鳝都是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的,那个年代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大人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忙于工作,很少有人有闲心去抓泥鳅和黄鳝。
②.泥鳅和黄鳝的烹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油和调味料,油和调味料在当年都是属于花钱去买的,而且有些是凭票供应的,谁家也不太舍得用这些去烹制黄鳝和泥鳅。
③.当年的物流和保鲜技术也不够发达,捕捞方式也比较原始,所以虽然看似很多,但是根本无法形成产业来贩卖,黄鳝和泥鳅死了以后会无法食用,这也是当年无人愿意弄黄鳝和泥鳅的原因。
二,现在的黄鳝和泥鳅为何这么贵
①.现在的种田方式跟以前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因为人们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的原因,现在的水沟和池塘里已经很少能够见到小鱼和小虾的身影,更别说黄鳝和泥鳅了,产量少了自然价格也就上来了。
②.泥鳅和黄鳝因为蛋白质含量丰富,加上鱼肉的口感细腻鲜香,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因为野外能够适合黄鳝和泥鳅生长的环境越来越少,所以现在售卖的基本都是养殖的,而且适合养殖的地方不多,价格也就自然水涨船高起来。
③.现在的物流和保鲜技术跟六七十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黄鳝和泥鳅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这样自然也就导致了黄鳝和泥鳅的供不应求。
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喜欢在外就餐,因此餐饮业现在也变得特别发达,作为有着特殊口味和营养的黄鳝和泥鳅,现在也成了很多餐饮店的招牌,这也自然导致黄鳝和泥鳅身上的附加值增高,价钱也自然也就贵了起来。
结语:
六七十年代黄鳝和泥鳅很常见,但是现在黄鳝和泥鳅的野外生存得很少,加上现在人们已经从吃饱像吃好,以及吃的健康营养转变,这有着“水中人参”美誉的黄鳝和泥鳅自然也变得供不应求起来,所以价格变贵也是很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