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耿松
通识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土壤生态修复、种群生态学
科研经历: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前往黄海参与我国近海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综合调查
文体兴趣:国家二级篮球裁判
一.风雨花开
狂风暴雨月余,终见天晴。在校园内、小径旁、树荫下,出现了一簇簇花儿,开得天真,开得烂漫……她们就是在狂风暴雨中竞相开放的风雨花。
风雨花(ZephyranthescarinataHerb),又名风雨兰、韭莲等;叶片线形或扁线形,浓绿色;花茎自叶丛中抽出,花单生花葶顶端,花瓣6枚,花形较大,呈粉红色或白色,花瓣略弯垂;花期6-9月;鳞茎卵形,直径2-2.5cm。
喜欢植物的同学可能会知道,风雨兰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葱兰和韭兰。
葱兰叶片圆,像葱,花呈白色:
韭兰叶片扁,极似韭菜,花呈粉红色:
之所以称为风雨兰,是因为其在夏季雨后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当然了,真实原因是风雨兰在雨水之后,能够积蓄足够的水分、营养,促使其快速开花。
风雨兰原产于中南美洲。在我国南北各地庭园均有引种栽培,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除园林观赏外,风雨兰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有散热解*、活血凉血的功能,可用于跌伤红肿、*蛇咬伤、吐血、血崩等。
虽说名字里带了一个兰字,可风雨兰这种植物却不属于兰科,翻阅《中国植物志》可以发现,风雨兰属“石蒜科、葱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或许是她从不在暴风骤雨中止步、也不在烈日炎炎下低头的品质感动了人们,才将“兰”这么美好的字眼赋予她。
二.重识兰花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兰花是极为推崇的,从“兰桂齐芳”、“吹气如兰”、“义结金兰”这些成语中便可见一斑。
“梅、兰、竹、菊”被称做四君子,代表文人的四种品质:傲、幽、坚、淡。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常常暗指那些清高脱俗的士人。
除了生长位置偏僻幽雅外,“兰”还有非常突出的特质:气味芬芳。宋玉用兰香描述美人的气息,孔子用兰香表现人的品质。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宋玉《神女赋》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
总之,无论是兰花清幽的生长氛围,还是兰草芬芳的气息,都成为了君子孤芳自赏、品质高尚的象征。然而,如果用科学的眼光重新看待兰这种植物,你就会对它的一些生存行为“另眼相看”。
兰花在植物学上的归类是非常明确的,属于兰科的蕙兰属。分类在蕙兰属当中的植物一共有55种,其中有49种,在国内是能找到的。这49种当中,又有5种是被大量栽培当做观赏植物的,分别是建兰、蕙兰、春兰、寒兰和墨兰,由于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紧密的关系,所以中国的植物学家们还把这五种兰花统称为“国兰”。
不过,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测序得出结论:在唐朝之前,古人说的兰,并不是“国兰”,而是佩兰。虽然看着都是“兰”字辈,但和国兰差得好远,从“门”就开始分叉了。
大家熟悉的“君子兰”同样不是兰。它的别名叫剑叶石蒜、大叶石蒜,其实是石蒜科的。
什么!是蒜么……
这里要说明一下,石蒜并不是大蒜,大蒜在分类学种属于“葱属”。石蒜科中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彼岸花(又名曼陀沙华),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聊这花,也挺有意思。
三.君子兰?渣兰?
关于兰花的研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达尔文在写完那部伟大的《物种起源》之后,还写了一本《家养动物和培育植物的变异》,其中有一个系列专门介绍了“兰花的传粉”,因为他发现,兰花实在太会玩了。
比如说,达尔文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一种兰花,在花瓣后有一条细细的、足足30厘米长的袋子,里面装满了花蜜,这个袋子在植物中并不少见,它有一个特定名字“花距”。
达尔文猜想:要从这么细的“瓶管”里吸出花蜜来,一定会有种昆虫,长有如此细长的嘴巴。这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讥笑,然而,达尔文去世20年后,终于有人在当地找到了一种蛾子,的确有30厘米的长嘴。
达尔文之后,人们又继续观察这类神奇的花,发现它简直是自然界的大骗子。
同学们知道,植物的繁衍需要传粉。一般说来,花朵提供花蜜让蜜蜂来采,蜜蜂顺道把身上沾的花粉带到其它花上。然而,有些兰花自己根本不产花蜜,仍然可以引诱到蜜蜂,骗术高超让人咋舌。
大体来说,兰花的繁衍可以分成三种:
第1种:巢穴勾引。
比如一种叫西藏杓兰的兰花,善于将花瓣卷成巢穴的样子,诱使蜜蜂进入休息。等到发现不对再飞走时,小蜜蜂的身上已经沾满了杓兰的花粉,可以传到其它花上了。
(西藏杓兰)
第2种:食源性欺骗。
直接伪装成附近的另一种花,甚至连花期都一致,让蜜蜂无法分辨哪一种才是自己的采蜜对象。
(图中只有A产蜜)
(其余全部是文心兰亚科的兰花)
(不产蜜)
第3种:换装游戏。
有些兰花干脆“换装”成雌性昆虫的样子来吸引雄蜂采蜜。这真是太过分了。但科学家发现,这种欺骗的效果,远好于食源性欺骗,更远远好于巢穴欺骗。这种变装诱惑,使大家都无法抵御。
(图中是兰科蜂兰属的植物Ophrysapifera)
图中是兰科蜂兰属的植物Ophrysapifera,它不仅看起来像一只雌性熊蜂,而且,还能释放与熊蜂雌性激素极为类似的一种气味,视觉与嗅觉刺激一结合,熊蜂哪里抵挡得住。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旦完成授粉,这种植物又会发出一种让熊蜂厌恶的气味,让熊蜂飞走,相当于直接从澳龙变成了鲱鱼罐头……
当然了,它还会再变回来,等待下一个倒霉鬼。
兰花,既是文学中的君子,也是传粉的高手;既是诗歌的意象,也是植物中的奇葩。而同样的,对人类的认知也一样,由于观察视角不同、了解信息差异,得出的结论可能截然相反。
参考资料:
1.王增.能预报风雨的花卉——风雨兰[J].河南林业,.
2.Cathy.雨后精灵风雨兰[J].中国花卉盆景,(9期):14-18.
3.黄家平,戴思兰.中国兰花品种数量分类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8-43.
4.郑玉红,贾春,顾永华,etal.君子兰及其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
5.马家艳,梁传卿.君子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科技投资,.
6.中国植物志在线版
7.果壳网:啊,兰花!你们这群不要脸的大骗砸!
8.